清咸丰时期,东北地区的财政经费向来不能自给,主要由户部拨款和内地各省协济,屡屡拖欠俸饷。面对“国用匮乏”之局,光绪皇帝谕示臣工集思广益,陈奏集款以应急需之策。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黑龙江将军增祺在奏文里提出“方今筹款之道只有开垦闲荒,次及山林川泽,皆自然之利也”。既然黑龙江可通过招垦达到自筹饷糈、省去调拨、实边垦地、保有旗屯等多重功效,那么奉天、吉林两地同样可以效仿。
同年十二月,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奏请开放西流围,奉天大围场仿照鲜围开垦之例,一律招民开垦。次年九月,西流围正式开始丈放,但此时东流围仍在禁围之中,尚能捕猎到鹿只,但不久东流围也被丈放用于垦荒。
如此一来,阻断了鹿只从长白山向盛京围场迁徙的通道,不仅影响了鹿只的回流,也导致鹿只繁育的锐减,捕猎鹿只越来越难,可每年还要照例向朝廷进贡,虽然朝廷根据现状在数量做出了变更,一减再减,仍然难以完成数额。无奈之下,鹿官只好向民间购买。
民间养鹿始于光绪年间,据《东丰县志略》记载,按围边横道河、沙河口、黄泥河、那丹伯台、孤山河台等设兵戍守,并置鹿趟安猎户四十八户,岁时由盛京将军遣陵官入围会猎哨鹿,以贡于朝。”
何为鹿趟?常忆杰解释为“两山之间的山坳”,这种地形是野生鹿群喜欢柄息聚集之地,将这些鹿趟作为专属的捕鹿区域,交由当地四十八家捕鹿猎户看管,每年至行围进贡之季,这些猎户要配合盛京将军派遣的捕鹿官兵进行围捕。
养鹿官山的开设正是基于这一背景,盛京围场一带的猎户将捕获的鹿放到圈里喂养,以此繁育更多仔鹿。这些猎户中就有一位叫赵允吉的擅长打猎,捕获喂养的鹿只在当地也最为可观,当围场处协领因捕不到鹿无法向朝廷贡奉时,便到他这里购买,赵因此被围场禀准谕令为养鹿人,并赐“鹿鞑”官职。
为挖掘赵家养鹿那段历史,常忆杰曾多次前往小四平镇寻访赵允吉嫡曾孙赵光敏,了解到很多家族养鹿细节,如今赵光敏也已离世,整理出赵家那段养鹿历史就显得非常必要。
当年朝廷为防止以后采办不力,批准在东流围荒局留官山一处,喂养圈鹿,“其至内有平地六百余亩,以为鹿圈花费之需”。此养鹿官山就选在伏力哈色钦(满语地名,今东丰县小四平镇)围内的一段荒山,范围为:东至太阳顶子迤东之秫秸堆大山,西至精奇兰大山,南至闹林子大山,北至梅河。
作者: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