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mhl.com提供

 

  1. 首页
  2. 最新动态
  3. 鹿乡简介
  4. 历史沿革
  5. 鹿史文化
  6. 视频中心
  7. 知名企业
  8. 标准养殖
  9. 招商政策
  10. 鹿业大会
  11. 文化旅游
  12. 养生与美食
  13. 旅游景点
  14. 媒体报道
  15. 智慧鹿业
  16. 关闭

盛京围场文化遗址(下)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慈禧太后的妹妹婉贞带领一批人马来东丰(当时叫大肚川)围场游猎。返京时,各种车辆装满了珍禽异兽和各类山珍。回京后,在拜见慈禧太后时,将东丰风景如何秀丽、梅花鹿如何多等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这引起了慈禧太后的兴趣,他命恭亲王奕䜣亲自到东丰勘查入围流民狩猎梅花鹿的情况。奕䜣在东丰勘查时发现,从河南、河北、山东、热河等省“闯关东”的人相当多了,许多地方已经垦荒为田,出现了阡陌纵横、地垄相接的景象。奕䜣回京后,向慈禧太后建议,在东丰县境内,将比较有影响的48家“鹿趟”组织起来,由官府协助捕鹿为朝廷进贡。慈禧太后听后认为有道理,便命人将48家“鹿趟”户主召集到伏力哈色钦(今小四平镇),宣读懿旨,进行册封。猎户史庆云因狩猎经验丰富,威望较高,被封为“鹿趟”总头。从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起,这48家“鹿趟”就正式接受了为清廷捕鹿、贡鹿的任务。

年复一年地捕鹿、贡鹿,到了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的时候,一些猎户感到,年年捕鹿,鹿越来越少,如此下去,就很难应付皇差了。怎么办?他们从捕来怀孕的母鹿在圈养过程中生下小鹿这件事上受到启发,心想,可否把捕来的梅花鹿圈养起来,进行繁殖,那样不就解决鹿源的问题了吗?可是圈养鹿,必须派人进京,面见慈禧太后,请求建一座鹿苑。

对这些年很少走出深山的猎户们来说,哪里有进京面圣的勇气!何况弄不好,还有杀头的危险。大家面面相觑,谁也不愿出这个头。最后,猎户赵允吉承担下了这个任务。赵允吉生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是热河省建平县三座塔人。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年仅20岁的赵允吉挑起箩筐踏上了“闯关东”的路。他们沿途乞讨,忍饥挨饿,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伏色哈力钦南部,落下了脚。夫妻俩起早贪黑,拼命开荒种田。过了两年,赵允吉见打猎的人们比种田收获大,便也和几个猎人到年木州(今横道河镇)和辽宁省清原县一带打猎。这次收获很大,“窖”到两头大鹿和五头小鹿。从此,赵允吉便领着儿子赵振山和赵振鳌专门从事打猎“窖”鹿了。

赵允吉进京时,猎户们凑集了20头活鹿和鹿鞭、鹿尾等鹿品十余种,装了20多辆马车。赵允吉随同盛京派来的官员、护兵一起向北京进发。到了京城后,盛京官员领着赵允吉拜见了太监总管李莲英。李莲英将赵允吉领到养心殿,面见慈禧太后,向太后述说了鹿越来越少,希望朝廷能批准建鹿苑养鹿的想法。

慈禧太后恩准了赵允吉的请求,并封赵允吉为鹿跶官,赐官服一套、花翎帽一顶、官靴一双、黑红棒两根、虎头牌一块。另赐养鹿官山地40里,拨40名骑兵一年的军饷,在伏力哈色钦建造皇家鹿苑,为朝廷养鹿贡鹿。鹿跶官赵允吉从京城返回后,带领官兵、养鹿伙计以伏力哈色钦的一条街为中心,划十字,丈量了方圆40里作为养鹿官山地,大兴土木,建造皇家鹿苑。

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朝廷将东北的吉林、宁安、牡丹江等地猎户所捕到的活鹿以及48家“鹿趟”的鹿,都集中到伏力哈色钦,由赵允吉圈养,总共60多头。

赵允吉建起了一座能容纳100多头鹿的鹿圈,称之为“腰鹿圈”,也叫第一鹿圈(在今古年水库西边),同时建起了家眷住宅和养鹿丁役宿舍。赵家门前东西两侧分别立着御赐的黑红棒,对侵犯官山地者或盗窃鹿圈财物的人,可以打杀勿论。门上高悬木刻的虎头牌,以示皇权。

鹿苑里喂鹿、管理鹿圈的丁役称为鹿倌,按朝廷旨意,每人头上要戴一顶伞形竹制的帽子,帽尖有一个木头疙瘩,并饰以犀牛毛的红缨。鹿苑的鹿倌、炮手(保家护圈的兵丁)、男仆、女佣等有40多人,这些人分工很明确,有的打猎、“窖”鹿、养鹿,有的在养鹿官山地开荒种粮食、蔬菜,以供人吃和喂鹿、喂牛马;炮手每人都有快枪,日夜巡逻,保护鹿苑安全,以防止土匪抢劫滋扰。此外,还有猪倌、马倌、车夫等。

由于鹿苑繁殖的鹿越来越多,鹿跶官赵允吉于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在今小四平镇街里又建起了可养鹿三、四百头的第二鹿圈,并重建家宅。这次赵允吉从外地请来了能工巧匠,精心施工,建起了青砖黑瓦的住宅。住宅分东西两个四合大院。东院北侧有正房七间,东西厢房各九间,南趟临街房八间,中间是大门洞,四周有围墙,全是砖瓦结构。这是赵允吉和少当家的——长子赵振山及家眷的住宅。围墙大门前的左右两侧有上马石、下马石,门旁竖立御赐黑红棒,房门洞的门楣上高悬虎头牌。房门前有座半尺多厚、一丈多宽、七尺多高的影壁墙,上面雕刻着奔腾跳跃栩栩如生的祥鹿图。大门洞里面有一座屏风,正房的客厅雕梁画栋,陈设豪华。

西院建筑布局大致与东院相同,是赵允吉次子赵振鳌、三子赵振江和鹿倌、炮手、大小管家及伙计们的住宅。赵家的住宅和鹿圈占地面积约有2.5万平方米。据说,皇家鹿苑新的建筑竣工之后,光绪皇帝曾带领文武朝臣到伏力哈色钦巡幸,并赐给赵允吉一些珠宝玉器,又拨了一些白银,鼓励发展养鹿事业。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29岁的赵振山开始代替父亲押运贡鹿进京朝贡。宣统年间,皇家鹿苑继续给皇宫贡鹿。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皇帝溥仪封赵振山为鹿跶官,赐黄马褂一件、花翎帽一顶、红背带一条、龙头拐杖一根,并由奉天省旗务司拨银一千六百九十两,作为扩大皇家鹿苑养鹿的费用。当年,皇家鹿苑进贡的梅花鹿有的送往京西“万牲园”(今北京动物园)饲养,有的放进皇宫御花园的“鹿苑”,供皇帝和嫔妃们观赏。

鹿跶官赵振山回到家乡后,跑马占地,很快就拥有良田、山林四万余亩,饲养梅花鹿500多头。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政府派官员到皇家鹿苑勘查养鹿官山地,让老百姓出钱买地。赵振山与官府串通,用虚名报领的办法,将养鹿官山地全部占为己有。从此,皇家鹿苑变成了赵家鹿场。之后,他招佃户耕种和出租土地,钱越赚越多。

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赵振山在闹林子(今小四平镇古年村8组)建成了第三鹿圈;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又在惠全(今辽宁省西丰县营场乡惠全村)建起了第四鹿圈,四个鹿圈养鹿最多时达到890头。从此,赵家鹿场兴旺,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时期。

梅花鹿繁衍的越来越多,鹿茸大量积压在仓库里。为此,赵振山请名医用鹿茸与人参等中药相配伍,研制生产了“参茸丸”、“鹿胎丸”,并在小四平镇街里开设药店。

传说,当时张作霖闻讯,还带领张学良驱车前来祝贺。张作霖为药店题名“万寿堂”,张学良见赵振山的鹿苑气势恢弘,药店雕梁画栋,周围山清水秀,森林葱郁,鹿鸣山谷 ,为药店书写了一副楹联:“细考鹿茸如林皆隽品,品尝地精似人亦奇珍”。

在日寇侵占我国东北之后,赵家鹿场开始衰败。日本人成立了“满蒙天产株式会社”,开始大肆掠夺东丰的梅花鹿资源。

伪满时期,赵家鹿场每年要选优质上乘鹿茸供给新京(长春)伪皇帝游溥仪及皇族贵胄享用,此外,梅花鹿还被日寇强行调往日本,一次就达一,二百头。

日寇为了控制赵家鹿场,任命赵振山的儿子赵殿科为东丰县第五区四平街警察分局局长,当时(公元1935年),赵殿科家养鹿500头,蔡福延养20头,解鼎臣(解方将军的父亲)养20头,刘福廷养鹿20头。

日寇对梅花资源的疯狂掠夺,使养鹿业备受摧残。后来,赵殿科无心管理鹿场,家业逐渐衰败。他开始抽鸦片烟,扎海济因,家人不断去天津,北京给赵殿料买来考究的烟具和上等的西口土(质量好的鸦片)。赵殿科不再亲自经营管理鹿场,时间一长养鹿伙计消极怠工,不负责任,使鹿的繁殖率越来越低,仔鹿死亡很多,成活率只在30 %左右:同时,梅花鹿疫病经常发生,仪1940年,一次就病死了270头鹿,由于梅花鹿逐渐减少,使得赵家的第三、第四鹿圈先后撤消了。

鹿越来越少,再加上兄弟多、小老婆多,花天酒地,坐吃山空,所以入不敷出,负债累累,赵家不得不将梅花鹿和一片片养能官山地卖了还债。家产越来越少,最后连养鹿伙计的工钱也发不出去了。

1945年的冬天,日本鬼子虽然投降了,可赵家的养鹿业却回天乏术,反而下坡路走得更快了,没过多久,骨瘦如柴的赵殿科便死去了,赵家鹿场也从此画上了句号。

1947年,在东丰县诞生了第一家国营鹿场,第一个梅花鹿良种繁殖基地。

 

  作者: 时间:
剩余全文
点赞 无语

设置 关闭

字体调整

分享到 ...